热媒炉洗炉和导热油再生可行性研究

黄春芳, 高绍武

黄春芳, 高绍武. 热媒炉洗炉和导热油再生可行性研究[J]. 油气储运, 1996, 15(8): 14-18.
引用本文: 黄春芳, 高绍武. 热媒炉洗炉和导热油再生可行性研究[J]. 油气储运, 1996, 15(8): 14-18.
Huang Chunfang, Gao Shaowu. Flushing of Heat Medium Heater and Feasibility Study for Regeneration of Heat Conducting Oil[J].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1996, 15(8): 14-18.
Citation: Huang Chunfang, Gao Shaowu. Flushing of Heat Medium Heater and Feasibility Study for Regeneration of Heat Conducting Oil[J].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1996, 15(8): 14-18.

热媒炉洗炉和导热油再生可行性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春芳  讲师, 1953年生, 198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职工学院长输工艺专业, 1993年在石油大学储运专业获工学硕士, 现在管道局职教中心从事教学工作

    *1028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电话: (0316)2076644。

Flushing of Heat Medium Heater and Feasibility Study for Regeneration of Heat Conducting Oil

  • 摘要: 在管道输送原油的间接加热中, 作为热媒的导热油长期在高温下使用, 必然会发生老化变质。变质的导热油酸值增大, 胶质增多, 对管道产生腐蚀作用; 胶质、沥青质附着在管壁上会降低加热炉的传热效率, 严重时可引起炉管结焦、穿孔。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对报废的导热油进行更换。在阐述导热油的老化机理、报废指标和检测内容的基础上, 为了降低置换新油的费用, 提出了建立流动的导热油再生装置的设想。试验室试验结果说明, 对导热油进行再生和用导热油洗炉可降低成本, 且再生油质量优于新油。
    Abstract: When heating indirectly the crude oil transported in pipeline, heat conducting oil, the heat medium, working always at high temperature, is bound to age and deteriorate. The deteriorated heat conducting oil, having higher acid value and gum cotent, may result in corrosion to pipeline, gum and asphaltenic deposit on pipe wall which may lead to decreased heater transmissibility of heat, even coking and punctures. In this case, the abandoned heat conducting oil has to be replaced. While the aging mechanism for heat conducting oil is described, a tentative idea is put foreward that travelling device for heat conucting oil regeneration shall be installed. Experimental tests show that lower costs and better oil quality can be realized by regenerating heat conducting oil and flushing the heater with the heat conducting oil.
  • 在管道输送原油的间接加热中, 用作热媒的导热油长年处于高温状态, 必然会发生劣化变质。实用中由于各种原因, 有时导热油的变质速度很快。管道系统所属各单位使用的导热油有的2~3 a就达报废标准。长期使用变质的导热油, 会对加热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变质导热油中的胶质、沥青质附着在管壁上, 降低了传热效率, 严重时可导致加热炉管结焦、穿孔等事故发生。更换导热油和洗炉价格昂贵(导热油7 020元/t、10 t炉洗炉10万元/套), 且换油前必须洗炉, 否则残余旧油混入新油将加速新油变质。如将管道系统在用的60台热媒炉使用的约600 t导热油全部按废油卖掉置换新油, 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针对管道系统加热炉不能长期停运的特点, 提出建立流动的导热油再生和热媒炉洗炉装置的设想。实验结果证明, 再生油的质量好, 洗炉和导热油再生成本低, 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用作导热油的油品大都经过高度精制和净化,有的是经过合成筛选的纯物质,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但在高温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空气中的氧接触, 而发生氧化作用以及热分解和缯聚、污染等。

    经类的最初氧化产物是有机过氧化物, 其主要过程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经类氧化的机理有多种说法, 但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是氧化连锁反应1

    怪RH在光、热作用下生成自由基R·和氢离子H·

    (1)

    自由基在氧作用下生成过氧化自由基ROO·

    (2)

    过氧化自由基和怪类作用生成酸ROOH和自由基

    (3)

    自由基R·再重复式(2)、(3)。

    石油中的经类主要是烷经、环烷怪、芳香经和极少量不饱和怪, 以及含氧、氮、硫化合物及胶质、沥青质和微量金属。芳怪型导热油芳怪含量占90%以上, 而烷经型导热油以烷经为主。导热油是各种经类的混合物, 在受热分解和氧化时, 首先是那些热稳定性差的经类。例如, 热稳定性差的烷经和环烷经的烷基长侧链首先大量裂化, 而热稳定性好的芳经等则只进行微量的裂化反应, 芳香经裂化时一般是从芳经上带的烷基链开始。芳经型导热油裂化的最终缩合产物主要是稠环芳经, 也包括胶质和沥青质, 再进一步反应便开始生成碳青比很高的炭青质即焦炭。

    直接影响导热油氧化变质速度的主要因素:

    ① 温度越高, 氧化和热裂化速度越高。一般每增高10℃, 氧化速度增加2~4倍。因此, 保持导热油在加热炉中的流速, 防止局部过热是必要的。夏季或低输量热负荷较小时, 有些泵站采用限制导热油流量的方案就不如采用低温大流量方案。有些单位使用的电加热器, 往往不能形成导热油在加热面上的紊流状态, 在贴近加热面的层流层中, 导热油氧化裂化速度加快。

    ② 和氧接触越多, 氧化速度越快。尽管热媒系统配有氮封, 但实际生产中往往氮封不严, 在温度高于80℃时, 氧化较严重。

    ③ 光照对氧化有激发作用。导热油膨胀罐如装有玻璃液位计, 则在光照部位, 氧化加快, 甚至使液位计上有胶质附着, 模糊不清。

    ④ 金属对导热油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加速作用。金属催化作用的强弱顺序是: 铜—铅—锌—铝—铁—锰2。石油中含有微量金属元素。导热油的容器由金属组成, 尤其在有水分存在时会加大金属离子浓度, 从而加剧了金属的催化氧化作用。

    ⑤ 杂质存在会加快导热油氧化变质速度。包括容器和热媒系统中的铁锈﹑焊渣、沙石、灰土、水分及导热油老化产生的胶质、沥青质、焦炭、有机酸, 以及混入的原油和添加剂消耗后产生的杂质等, 均会加速导热油氧化的速度。故导热油再生时, 或换油前一定要将炉子清洗干净, 否则混入的残油将对新油产生催化作用, 加快新油变质速度。

    判断导热油报废的标准比较复杂, 因为它和导热油的性质、装置的操作条件关系十分密切, 故不能统一规定劣化报废时间。

    管道系统使用的导热油的报废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导热油长期在高温下使用其品质会缓慢地发生劣化, 因此要定期取样检测, 检测时注意控制以下质量指标:

    ① 粘度变化大于15%时应引起重视;

    ② 酸值大于0.5 mg(KOH)/g时应引起重视;

    ③ 闪点变化大于20%时应引起重视;

    ④ 残炭达到0.5%(重量比)时应引起重视;

    ⑤ 其次如密度、胶质、沸程的变化大小也是衡量导热油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导热油的报废指标实际上是互相连系的, 因为经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是: 油品氧化时, 首先颜色变深、变黑、酸值增加, 在酸值增大到一定值时, 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增加, 必然导致闪点、粘度、残炭都发生变化。在质量指标中, 粘度是中心指标, 因为不管是导热油裂化、缩聚氧化都将导致其粘度变化。变质后的导热油为黑色、粘稠状, 有点象原油, 但低温时不易凝固。变质严重时甚至可看到黑色块状悬浮物, 故可目测进行定性观察, 发现粘度发生显著变化时, 可取样检测。

    导热油变质后, 即使是变质最严重的, 其变质的经类也不会超过全部经类的25%~30%, 其余的经类并无变化。导热油再生就是将变质的经类分离。导热油变质产物主要有: ①在热裂解中产生的稀经, 由于缩聚作用产生胶质和沥青质; 其热稳定性和抗氧性极差, 并对其它经类产生催化作用(这些物质存在, 使导热油酸值增加、粘度增大、残炭增多、闪点变化, 同时也是引起导热油变质的主要物质>; ②其次是环烷酸和酚类; ③还有少量含氮、氧、硫的非经化合物。对不同产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用精馏除去导热油中的烯经、胶质和沥青质; 用碱洗除环烷酸和酚类; 用白土吸附除去导热油中的含氧、氮、硫有机化合物, 也可除去少量的多环芳经, 还可脱去颜色。硫酸精制也可除去石油中所含氧、氮、硫有机化合物以及酚和环烷酸、胶质、沥青质和各种固体杂质。但发烟硫酸会和芳经产生磺化作用, 故再生芳经型导热油时, 应慎用硫酸精制, 非用不可时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硫酸浓度, 防止磺化反应发生。

    YD系列导热油的沸程为250~365℃, 属柴油馏分。由于导热油可以反复再生, 可用初步再生后的导热油洗炉, 洗炉后再次再生即可使用。

    导热油再生和热媒炉洗炉现场操作可穿插进行。操作工艺简单, 设备小、灵活性强, 可在各泵站流动作业。精馏切割后的渣油可作生产燃料。

    对再生油、新油和旧油的几项主要标准进行测试(有几项指标如胶质、总硫、毒性、蒸气压没测﹐因为残炭和胶质有关系; 铜片腐蚀与总硫有关; 蒸气压和沸程一致, 毒性在使用和再生过程中不发生大的变化)。YD系列导热油测试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再生油、新油、旧油质量标准对照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1看出, 再生油的各项主要指标优于新油。

    导热油的最主要性能是抗高温裂化和氧化性。有的油品(如高品质气缸油>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导热油要求的指标, 但其热稳定性不够, 运行一段时间就裂解﹑缩聚、生胶。所以, 好的导热油必须经受长时间的高温试验。

    分别对新油和再生油进行180 ℃(模拟加热炉运行温度>非氮封高温裂化对比试验和常温开口氧化对比试验。结果如表 2表 3所示。

    表  2  180℃非氮封状态高温对比试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常温开口储存氧化试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表 3看出, 再生油初始颜色发生了少量变化, 这是因为再生油精制得较深, 不仅将烯经、环烷经除净, 且将含氧、氮、硫、胶质、沥青质等非经化合物也除得很净, 但胶质本身是一种天然抗氧剂, 故精制过深的再生油初始时颜色变化(只要产生十万分之五的胶质, 无色的油品就会变成草黄色, 油品的颜色主要来自胶质, 而颜色的深浅反映了胶质含量的多少(2), 但只要产生少量胶质后, 就不再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 精制得越深的导热油, 抗氧性等各项性能就更好。而精制不很深的新油, 在180℃非氮封情况下经过500 h就已变黑。从酸值变化看, 新油的pH值在1200 h时已有少量变化, 而在同样情况下, 再生油的外观、酸值﹑粘度都比新油强得多。

    取新油和再生油10 ml分别装入试管中, 在开口接触氧气情况下, 在酒精灯上灼烧对比。控制试管中油温在180~200℃之间。

    表 4看出, 开口灼烧到200℃左右时, 新油在45 min就已发黑, 160 min时, 酸值已有所增大; 同等情况下, 再生油经过160 min仍然透明, 酸值增加不多。精制后的再生油不仅其品质比新油好, 也增强了对添加剂的感受性,一旦加入添加剂, 其各项性能都将有极大提高。

    表  4  开口灼烧对比试验(180~200 ℃, 个别时240 ℃)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容器中将200 mL报废的导热油提炼出有用馏分后, 容器中大约剩余30 mL胶质、沥青质和焦炭, 将其涂抹于容器壁上, 离火几分钟后(容器壁上结满了用指甲掐不动的焦炭状黑色物质), 再倒入处理过的旧油加热到150 ℃, 加入一种物质, 摇晃几分钟后倒出﹐再倒入干净的处理过的旧油即可将容器清洗干净。

    用过的旧油经过处理即为质量优良的导热油。正常情况下, 加热炉中导热油温度不超过300 ℃, 故炉管结焦不严重, 用此方法洗炉可取得较好效果。

    更换输油泵站变质的导热油方案的经济比较,10 t的列于表 5、20 t的列于表 6

    表  5  10 t导热油/套炉方案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6  20 t导热油/套炉方案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表 6中第2方案提出东炼再生旧油的设想, 但第2方案与第1方案经济费用一样(少花0.6万元, 但多花运费); 第4方案支付的水电费与前三个方案多支付的运输费相抵。

    表 5表 6中第3方案提出换烷经型导热油的设想, 其总费用似乎比芳经型导热油少, 但烷经的热稳定性比芳经型差。文献〔3〕报导“芳香经的热稳定性高, 在单独进行反应时, 不仅裂解反应速度低, 而且生胶速度也低。例如, 在450 ℃下进行热反应, 欲生成1%的焦炭, 烷经(C25H52)要144 min, 十氢萘需要1 650 min, 而萘则需67×104 min。”管道系统在用的YD系列导热油的主要成分是萘及其衍生物,理论上其热稳定性比烷经型导热油强。但国内有些厂家在烷经中加入高温抗氧剂已生产出能耐300 ℃高温的导热油45, 但在管道运用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证明。

    管道在用的600多吨芳经型导热油如当废油处理, 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故导热油再生技术研究不可忽视。

    管道系统目前有60套热媒炉, 按导热油的寿命为3 a计, 每年要再生20套炉的油。按每套炉10 t油计, 用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再生和洗炉, 每年可节约经费100~250万元; 按每套炉平均20 t导热油计,每年可节约190~332万元。

    目前, 导热油已被广泛用于化工、油脂工业, 塑料和橡胶工业、石油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印染工业、造纸工业、建材工业及金属加工工业等行业, 开展导热油再生技术研究, 建一套流动的再生与洗炉装置,对节约能源具有一定意义。

    ① 导热油再生与热媒炉洗炉是一种经济、易行的方法,一套炉的再生和洗炉在10 d内完成, 操作工艺简单, 雇用几名民工可以生产; 车载式装置, 不用厂房, 按需要流动现场操作。

    ② 本研究提供的再生与洗炉方法与其它可选方案相比, 全管道系统每年可节约经费100~332万元。

    ③ 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再生的导热油, 其质量比新油强。.

    此项研究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科研立题, 并继续完善研究方法和现场操作工艺, 在通过成果鉴定之后, 进行第二步工业推广。

  • 表  1   再生油、新油、旧油质量标准对照

    下载: 导出CSV

    表  2   180℃非氮封状态高温对比试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常温开口储存氧化试验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开口灼烧对比试验(180~200 ℃, 个别时240 ℃)

    下载: 导出CSV

    表  5   10 t导热油/套炉方案比较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0 t导热油/套炉方案比较

    下载: 导出CSV
  • [1] 黄文轩、韩长宁: 润滑油和燃料添加剂手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北京), 1994年3月第1版。
    [2] 寿德清: 储运油料学, 石油大学出版社(山东省东营), 1988年11月第1版。
    [3] 华东石油学院炼油工程教研室编: 石油炼制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 1981年8月第1版。
    [4]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销售公司编: 新编石油商品知识手册, 中国石化出版社(北京), 1990年2月第1版。
    [5] 《石油商品应用服务实例》编写组编: 石油商品应用服务实例, 经加工出版社(北京), 1989年第1版。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6-02-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22
  • 刊出日期:  1996-08-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