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

苗青, 宋建河, 高国平, 柳建军, 徐波, 姜保良, 王海东, 郝小虎

苗青, 宋建河, 高国平, 柳建军, 徐波, 姜保良, 王海东, 郝小虎. 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J]. 油气储运, 2011, 30(3): 166-169. DOI: CNKI:13-1093/TE.20110312.1132.003
引用本文: 苗青, 宋建河, 高国平, 柳建军, 徐波, 姜保良, 王海东, 郝小虎. 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J]. 油气储运, 2011, 30(3): 166-169. DOI: CNKI:13-1093/TE.20110312.1132.003
Miao Qing, Song Jianhe, Gao Guoping, . Safety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shutdown and restart for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J].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11, 30(3): 166-169. DOI: CNKI:13-1093/TE.20110312.1132.003
Citation: Miao Qing, Song Jianhe, Gao Guoping, . Safety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shutdown and restart for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J].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11, 30(3): 166-169. DOI: CNKI:13-1093/TE.20110312.1132.003

秦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安全性评价与建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苗青,高级工程师,1969年生,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现主要从事油气管道流动保障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电话:0316-2173696;Email:miaoqing@petrochina.com.cn

  • 中图分类号: TE832

Safety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shutdown and restart for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目前秦京输油管道处在接近于生产规程规定的最低输量状态下运行,流动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针对缺少定量评价结果的情况,利用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凝管概率计算软件,评价了秦京输油管道在当前输量和生产规程规定的允许停输时间下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并提出在不同站间合理分配安全裕量的建议,探讨了基于流动安全性评价结果,分站间进行工艺参数优化配置的可行性。秦京输油管道全线大部分站场在全年大多数月份安全性良好,可以考虑通过降低进站温度或延长允许停输时间等方法合理分配安全裕量,为秦京输油管道在保障流动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输送提供保证。
    Abstract: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 is closely running at the minimum specified throughput, and its flow safety issue is of great concern. In the light of lacking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shutdown and restart for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 oper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urrent throughput and the allowable shutdown time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he crude oil pipeline shutdown and restart congelation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suggestion on reasonably distributing safety margin between stations is put forward. Besides, the flow safety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e feasibility in optimizing process parameters between st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safety for most of the stations in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 are satisfactory from most of months to the year, and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safety margin can be made by reducing the inlet temperature or extending the shutdown time and other methods.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guaranty to the economic transportation for Qinhuangdao-Beijing Oil Pipeline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flow safety.
  • 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法也称为指数法。1985年,美国的Battelle Columbus研究院在“Guide for Hazard Evaluation Procedures”一文中提出了用指数法对油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各种独立的风险管理(RM)理论研究和试验逐步系统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RM理论和方法。欧美不少公司已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经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2年美国W Kent Muhlbauer出版的专著《Pipeline RiskManagement Manual》,1996年又发布了修定版(第二版)。

    肯特(W Kent Muhlbauer)管道风险评价法[1]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在分析各段管道独立的影响因素后,求取指数和,再分析介质的危险性和影响系数,求取泄漏影响系数,最后求取指数和与泄漏影响系数的比值,即得到相对风险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必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不必采用复杂的强度理论和昂贵的现代分析仪器等手段,而是在有经验的现场操作人员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简单的公式进行打分评判,其评价的精确性取决于专家经验的全面性及划分影响因素的细致性、层次性。

    近年来,为了有效处理评分中存在的主观性和不确定因素,已经把模糊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管道风险的半定量评价中,提高了各种因素评分的精确度。但是,以前在计算相对风险数的过程中,只是将各种因素的评分结果简单地进行累加,没有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权重分配,然后直接利用所得的相对风险数进行风险排序,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现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对油气管道系统进行灰色综合评价,旨在克服模糊综合评价[2]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采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油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价做进一步研究。

    灰色关联分析[3]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管道半定量风险的综合评价,就是通过计算影响管道风险的各种评价指标(经模糊综合评判处理后的评分)序列与最优指标集序列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管道的风险性越小。管道系统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价可以分为单层次综合评价和多层次综合评价。

    灰色单层次综合评价主要步骤有,评价指标的确定、最优指标集的确定、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评价矩阵的确定、各权重的确定、关联度的确定。

    所谓评价指标就是评价对象的各种属性或性能,它们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依据。管道系统的评价指标按其属性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趋上优指标,表示该类指标越大越好,例如,第三方破坏指数体系、腐蚀指数指标体系、设计指数指标体系、错误指数指标体系;第二类是趋下优指标,表示该类指标越小越好,例如,介质危险指数。

    最优指标集是从各评价对象的同一指标中选出最优的一个组成的数集,它是各评价对象比较的基准。最优指标集和各评价对象的指标值组成矩阵:

    (1)

    式中  Xi(k)——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k个经模糊处理的指标值。

    由于参评指标通常具有不同的量纲,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数据的均值化[3]处理:

    (2)

    (3)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可由下式求得Yi对于Y0在第k个指标下的关联系数[3]Ai(k):

    (4)

    式中  ρ——分辨系数,一般取ρ=0.5。

    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组成评价矩阵:

    (5)

    由于各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了尽量反映实际情况,需要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等。本研究的权重计算采用层次分析[4]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权重矩阵为:

    (6)

    (7)

    当评价对象的各指标之间有不同的层次结构时,就必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多层次综合评价是在单层次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评价方法很相似,只是在处理数据方面有所不同,例如第一层次的数据是借助于第二层次评价结果,不需要再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因为它们已经是无量纲化的数据。

    某在役长输管道,根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管道共分5个单元,管道1,设计压力为6.27 MPa,管径为ϕ355.6×6.4,S290材料;管道2,设计压力为2.5 MPa,管径为ϕ355.6×6.4,S290材料;管道3,设计压力为2.5 MPa,管径为ϕ273×5.6,S240材料;穿越1,穿越长度为2 308 m,离江底深度大于7 m,设计压力为2.5 MPa,管径为ϕ355.6×7.1,S290材料;穿越2,穿越长度超过1 000 m,离江底深度大于7 m,设计压力为2.5 MPa,管径为ϕ273×6.4,S240材料。

    管道系统的半定量风险评价可以通过3次评判加以确定,即由3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TICIDIOINI构成因素评判系统;第二层次分别为TI(dl~d6)、C1C2DI(d19~d24)、OlO2O3O4各构成因素评判系统;第三层次为C1(d7~d8)、C2(d9~d18)、O1(d25~d29)、O2(d30~d35)、O3(d36~d41)、O4(d42~d44)各构成因素的评判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 1

    表  1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第一层次的权重计算采用层次分析法,经计算,TICIDIOINI的权重分别为0.057 4、0.181 9、0.181 9、0.038 8、0.540 0。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权重分别根据专家打分分配权重,最后进行组合权重的计算,即每层次中所有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

    例如,第二层次中的TI(d1~d6),由专家打分分配的权重分别为0.20、0.20、0.10、0.30、0.05、0.15,组合权重的计算为: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结果见表 2

    表  2  各项指数的风险灰色综合评价结果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评价结果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小,管道越安全。由管道的第三方破坏指数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穿越2<管道2<管道3<穿越1<管道1,穿越2的第三方破坏风险性最大,管道1的第三方破坏风险性最小。由管道的腐蚀指数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管道3<穿越2<管道1<管道2=穿越1,管道3的腐蚀风险性最大,穿越1和管道2腐蚀风险性最小。由管道的设计指数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管道1的设计风险性最大,管道3和穿越2设计风险性最小。由管道的错误指数风险的灰色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管道1和穿越1的错误风险性最大。最后由总的评价结果可知,管道风险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管道3>穿越2>管道2>管道l>穿越1。而由原方法评价得到的最后结果是,穿越2>管道3>管道2>管道1>穿越1。

    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技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它是管道完整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足[5],需要不断完善。油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取决于第三方破坏、腐蚀、设计、错误、介质危险指数等多方面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能够较好地处理这类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灰色关联分析法中最优指标集和权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确定最优指标集和权重,以提高风险值的准确度,能更准确地了解管道的风险状况,以此指导管道的维护工作,降低管道的风险性。

  • 表  1   秦京输油管道允许停输时间

    下载: 导出CSV

    表  1   秦京输油管道允许停输时间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东北原油管网1999-2006年停输时间统计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东北原油管网1999-2006年停输时间统计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9月停输30 h再启动凝管概率的计算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9月停输30 h再启动凝管概率的计算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12月停输14 h再启动凝管概率的计算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12月停输14 h再启动凝管概率的计算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2月停输12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2月停输12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6   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5月停输17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6   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5月停输17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提高进站温度后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9月停输30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7   提高进站温度后秦京输油管道2009年9月停输30 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8   延长允许停输时间后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2月停输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8   延长允许停输时间后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2月停输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9   降低进站温度后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5月停输17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表  9   降低进站温度后秦京输油管道2010年5月停输17h再启动的凝管概率

    下载: 导出CSV
  • [1] 苗青, 姜保良, 王玉彬, 等. 油气管道流动保障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0: 142-146.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1156.16-2009原油管道工艺运行规程——秦京原油管道[S].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表(18)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10-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8-20
  • 发布日期:  2011-03-11
  • 刊出日期:  2011-03-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